后退
医生文章
菜单

警惕!跑者最常见的7大损伤

2019-11-09
2.16万
马勇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其他科室
留言

跑步一直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运动方式,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参与这项运动,不过,跑步看似简单,但如果不加注意的话,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1. 脚踝扭伤

原因:跑步的时候路面崎岖不平导致脚踝部频繁的内翻、外翻时,跑者就容易导致脚踝部扭伤,或者跑者在跑步时脚步不稳的话,同样也很容易出现脚踝扭伤的情况。

症状:跑者脚踝扭伤后会迅速出现扭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随后扭伤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瘀斑和肿胀;严重者还会因为疼痛剧烈而不能活动。

诊断:
部位:如果跑者出现外踝扭伤,那么他在尝试进行足内翻的时候,扭伤的疼痛症状会加重;如果跑者的扭伤为内侧三角韧带损伤,在尝试进行足外翻动作时疼痛症状会加重。

程度:韧带被过度拉伸,但是没有伴随撕裂的为一级扭伤;当韧带出现部分撕裂时为二级扭伤;若是韧带完全断裂了的则为三级扭伤。

就医

当跑步的脚踝出现扭伤后,24小时内的治疗非常关键,治疗原则是控制疼痛、消除肿胀和炎症。如果扭伤的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使用及时的冰敷、马上抬高脚踝等措施来缓解,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穿压缩袜来缓解;而如果扭伤的症状严重则应当及时就医,首先行X片等检查排除有无骨折,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

常见人群

1、跑步初学者。
2、跑步激进者。
3、有脚踝受伤史者。

2. 跟腱炎

原因:跟腱炎属于过度使用性伤病,脚过度内旋、小腿肌肉较弱是发生跟腱炎的主要原因,此外,锻炼过度、运动前没有很好的热身、扁平足等也是引起跟腱炎的常见原因。

症状:急性期:跟腱处疼痛、肿胀、皮肤发红发烫。
慢性期:跟腱疼痛或者僵硬,比较多发生于早晨起床的时候,或是长时间步行、跑步等活动后,当在爬山或上楼的时候会明显感觉跟腱处疼痛不适。

诊断:
1)跟腱炎一般发生在足跟部上方的以及内部,在以上部位出现疼痛、酸痛、压痛等不同的痛感,同时还可能会伴有僵硬无法活动的情况,在跑步等一些活动后这样的不适症状会加重。
2)检查脚部情况,有时需要进行跟腱部位的X片检查。
3)进行磁共振(MRI)扫描,判断跟腱是否有部分断裂。

治疗:
1)多做牵拉性的运动及加强小腿肌肉训练,牵拉小腿肌肉,提升小腿肌肉的运动水平。
2)在跟腱部位疼痛较明显时,使用支撑垫抬高脚踝,以减少对跟腱的拉伸。还可以在睡眠时对跟腱部位使用夹板,以保持跟腱固定;如果病情严重的话,建议可以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以利于跟腱修复。
3)少数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做手术来切除跟腱周围的炎症组织。

常见人群
1、运动前不做热身者。
2、锻炼过度者。
3、跟腱外伤或感染者。

3.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

原因: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也叫做髌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跑者超负荷跑步、下肢形态异常、力量不足、肌肉过紧等均可导致这种病症的发生。

症状:患者会出现髌骨前内侧,前外侧或后方疼痛,在做类似于上下楼或下蹲的动作时,疼痛会明显加剧。

诊断
1)髌股关节疼痛史。
2)在进行体格检查时,患者的疼痛常位于髌骨前内侧,前外侧或后方,通常出现于在下坡运动时,上坡也可见到。
3)影像学检查:X片、CT、MRI等。

治疗
1)通过休息、消炎镇痛、理疗等方式让软骨得到休息和修复,同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进行康复训练。
2)在恢复期要减轻跑步量,循序渐进,如果突然加量的话很容易引起二次损伤。
3)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但要慎重。

常见人群
1)超负荷跑步者。
2)下肢形态异常者。
3)下肢肌肉力量不足者。

4. 外胫夹

原因:一般是指小腿骨内侧(胫骨)或前部疼痛,多是由于跑者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加大日常跑步的训练量,(如跑步路程大增、跑步次数过于频繁等),没有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所致。

症状:
1)在跑步的时候跑者的脚后跟接触地面是,胫骨前部和外部会出现疼痛,并最终转化为持续疼痛(前外侧);
2)患者的脚踝上部的小腿内侧出现疼痛,并最终转化为持续疼痛(后中部);
3)胫骨一碰就痛(后中部);
4)在踮脚或向内转动脚踝时会有明显疼痛或者出现炎症(后中部)。

诊断
1)体格检查时,患者的小腿骨内侧(胫骨)或前部疼痛。
2)行 X 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就医
1)在伤势痊愈之前应当停止再进行跑步等运动,直至患者步行时无疼痛为止。
2)疼痛发作时,将冰袋放置在疼痛部位,每次 15-20 分钟,每天 4-8 次,持续几天。
3)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或者用弹性绷带或压缩性护套包扎患处,在夜间睡眠时尤其要注意;如果包扎处出现疼痛加剧、麻木、肿胀等症状,应当将绷带解松。
4)疼痛明显无法忍受时可服用布洛芬等镇痛药。

常见人群
1)日常锻炼较少者。
2)超负荷跑步者。

5. 足底筋膜炎

原因:足底筋膜炎是指从脚跟到脚趾的厚厚的筋膜组织出现炎症,又被称为跖腱膜炎,多是由于跑者体重过大导致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压力下而导致的,其次还考虑有跑步过量的原因;另外从生理结构上也可以导致足底筋膜炎,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肌腱过短等。

症状:在脚跟部位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与其他不适症状,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压痛点,有时压痛会比较剧烈并且持续存在。

诊断
1)需要确认患者是否有足跟疼痛史,并且是否疼痛持续数月至数年,尤其是在晨起或长时间不活动后明显。
2)进行X线检查时,可显示足跟部软组织钙化或跟骨前部产生骨赘,即跟骨骨刺。
3)骨扫描可显示跟骨的钙摄取增加。
4)磁共振可显示足底腱膜增厚。

治疗
1)充分休息,并通过超短波、电疗等物流疗法缓解疼痛。
2)急性疼痛时局部冷敷,但要注意避开脚心部位。
3)服用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治疗。
4)适当做一些牵拉运动。
5)进行足弓支撑。

常见人群
1)体重过大人群。
2)长时间不锻炼,突然剧烈锻炼者。
3)跑前不做热身活动者。

6. 应力性骨折

原因:应力性骨折又可以称之为疲劳性骨折或者积累性劳损,一般多是由于过度训练或过劳训练,或者是身体骨骼结构缺陷所导致的。

症状:
1)受影响部位会逐渐产生肌肉酸痛。
2)受影响部位出现肌肉僵直的情况。
3)发生骨折的部位有尖锐的疼痛感,活动受限。

诊断
1)某一部位(通常在下肢)在没有受到过外部激烈的碰撞时而出现突然性的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使人不能继续跑步,或者很难继续跑步。
2)患者在单足站立或单足跳时局部出现疼痛。
3)用手指按压痛处时会出现钻心的疼痛感。
4)疼痛点在完全停止跑步后的一段时间内会自然消除。

就医
1)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在伤势痊愈之前暂停跑步。
2)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镇静止痛。
3)适当做伸展运动,强化肌肉锻炼。
4)用护具或者用硬塑料靴、气垫等固定肢体。

常见人群
1)跑步量过大者。
2)短时间内高强度跑步者。

7. 髂胫束摩擦

原因:髂胫束摩擦是由于髂胫束与股骨外上髁的过度磨擦,导致韧带或滑囊发炎并使髂胫束的滑动受到阻碍所引起的,多与跑前的热身及拉伸不够充分、跑步姿势不规范、跑量过大造成严重负荷、髋外展肌群不够强大以及跑后没有进行适当的按摩放松等因素有关。


症状
1)股骨外上髁或其周围疼痛,以刺痛为主。
2)跑步时疼痛加剧,尤其是下坡的时候。
3)严重时疼痛会放射至大腿及小腿外侧,发生弹响。
4)膝关节屈曲20-30度时或者伸直时疼痛最明显。
5)髋关节外展肌力不足,表现为臀中肌步态。

诊断
1)Ober试验阳性。
2)核磁共振可以看到髂胫束部分增厚。

治疗
1)患者应当充分休息。
2)在损伤24-48小时内进行冰敷。
3)患处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
4)采用红外线、超短波、蜡疗等物理疗法缓解症状。
5)长期的康复治疗。
6)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人群
1)足部过度外翻者。
2)双腿长度结构不等者。
3)跑步姿势不规范者。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TA的文章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