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
登革热
菜单

登革热的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防蚊隔离。解除防蚊隔离标准: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

对症治疗

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镇静止痛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重症登革热治疗

补液:重症登革热补液原则是维持良好的组织器官灌注。可给予平衡盐等晶体液,渗出严重者应及时补充白蛋白等胶体液。 抗休克治疗:出现休克时应尽快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同时积极纠正酸碱失衡。液体复苏治疗无法维持血压时,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严重出血引起的休克,应及时输注红细胞或全血等。有条件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指导治疗。 出血的治疗:   出血部位明确者,如严重鼻衄给予局部止血。胃肠道出血者给予制酸药。尽量避免插胃管、尿管等侵入性诊断及治疗;严重出血者,根据病情及时输注红细胞;严重出血伴血小板显著减少应输注血小板。 其他治疗:在循环支持治疗及出血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

中医治疗

卫气同病证

发热恶寒,头痛,身骨疼痛,颜面潮红,四肢倦怠,口微渴。舌边尖红,苔白或黄而浊,脉浮数或濡数。

治法:清暑化湿,透表解肌。

参考方药:新加香薷饮合柴葛解肌汤加减。

热郁气分证

壮热面赤,皮肤斑疹,烦渴汗多,肌肉酸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保津,宣郁透邪。

参考方药:白虎汤合栀子豉汤加减。

邪伏膜原证

寒战壮热,或但热不寒,头痛而重,面目红赤,肢体沉重酸楚,纳呆,胸脘满闷,呃逆或呕吐,小便短赤。舌赤,苔白厚腻浊或白如积粉,脉濡数。

治法:疏利透达,辟秽化浊。

参考方药:达原饮加减。

瘀毒交结证

发热或身热已退,头晕乏力,纳呆欲呕,腹痛拒按,肌肤瘀斑,便下脓血或并见其他出血证。舌暗红,苔少,脉细涩。

治法:凉血止血,解毒化瘀。

参考药物:犀角地黄汤加减。。

阳气暴脱证

身热骤降,面色苍白,气短息微,大汗不止,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肌肤斑疹或见各种出血。舌质淡红,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固脱。

参考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毒陷心包证

身热灼手,神昏谵语,颈项强直,肌肤瘀斑,或四肢抽搐。舌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治法:清营养阴,豁痰开窍。

参考方药:清宫汤加减。

余邪未净证

疲倦乏力,皮肤发疹,脘痞纳呆,小便短少。舌苔未净,脉细略数。

治法:益气养阴,解毒透疹。

参考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