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桌丰盛的晚餐,正准备大饱口福之时,突然牙齿就毫无预警的疼痛起来,让你再也不敢吃任何东西了,其实这就是牙齿敏感,俗称“倒牙”,那么敏感牙齿是怎么引起的呢?
牙齿敏感的原因
牙齿敏感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侵犯牙本质时造成的一种症状。正常情况下牙本质外有一层牙釉质保护,在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不会发生牙齿酸痛的现象。可是当牙釉质磨损后,牙本质就会光溜溜的露在外面,外界因素直接刺激牙本质,就会引起牙痛。
刷牙方法不正确会引起牙齿敏感
很多人习惯左右拉锯式的刷牙方法,这样日久下来,对牙釉质的磨损较大,容易在牙根产生一个小豁口状,以后吃凉、热食物时都会引起过敏。对付这种情况引起的牙齿敏感,可用光敏材料将楔状缺口补好,形成一个人工保护层即可。
四环素会导致牙齿敏感
长期服用四环素类药物,会对牙齿造成腐蚀,造成牙釉质不全和牙本质酥软。这种情况需要采用口腔科专用的过敏剂治疗,虽然长期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由于操作简单,可以反复治疗。
隐形龋坏也会引起牙齿敏感
有些人的牙齿从外面看上去牙齿是好好的,但也会有牙齿敏感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有隐形的龋坏破坏了牙釉质而导致。由于有些龋洞的位置较为隐蔽,一般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这种情况下可到医院去除腐质,然后进行补牙治疗即可。
牙齿敏感怎么预防
- 及时治疗牙齿疾病,如牙周病、磨牙、牙齿过度磨损等,此外若有胃食管反流等内源性酸来源的,患者也要及时进行治疗原发病。
- 选择软毛刷,采取正确的刷牙方式,减少牙刷对牙龈的伤害。
- 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 减少酸性湿热和饮料的摄入,避免酸腐蚀牙釉质。
- 进食酸性食物和饮料后,最好1小时以后再刷牙,因为牙齿刚刚被酸性物质腐蚀过,表面会变得很软,立即刷牙,摩擦会带走牙齿表面更多的矿物质,导致牙齿脱矿加重,可及时用清水或者茶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