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者器官组织而传播,比如皮肤。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通常在60℃的条件下煮60分钟即可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进行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消毒则是用高压蒸汽消毒。
要了解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埃博拉这个名词的来由,埃博拉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一条河流的名称,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的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这时数百生灵涂炭,甚至有的家庭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埃博拉病毒的身影,2014年到2016年在西非出现的疫情则是最大且最复杂的埃博拉疫情,疫情首先在新几内亚发生,随之通过陆路边界传到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并最终传播至欧美国家。
对于埃博拉病毒,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菌普遍易感,可以经肠道、非胃肠道等途径进行感染,感染后两到五天即出现高热,六到九天即死亡,发病后一到四天直至死亡,血液内均含有高浓度的病毒,豚鼠、仓鼠、乳鼠均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者是鼻内的途径进行接种均可引起埃博拉病毒的感染。成年的小鼠和鸡胚则不敏感,人类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则包括埃博拉出血病人、感染动物的密切接触人员,比如医务人员,比如实验室中的工作人员,以及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