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
哈医大四院普外科拥有开放床位180张,医生4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硕士生导师9名、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2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所有医生的93%,其中博士10名。普外科在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和微创外科各领域均有建树。可完成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癌标准根治术、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TME手术、结肠癌CME手术、肝中叶和尾状叶巨大肿瘤切除术、高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腹主动脉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将微创理念与微创技术应用于普外科临床,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为学术特色之一,在微创领域有较高影响,目前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普外科所有领域,可熟练完成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各部大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疝修补术,很多术式在东北三省很有影响,完成的手助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在国内有影响。
1.普外领域:
对普外科禁区手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挑战,并对传统术式进行了创新与完善,省内展了肝中叶和尾状叶巨大肿瘤切除术、高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以及腹腔镜肝切除术在省内有较高影响。对门静脉高压症采用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开展了血管闭合系统应用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研究,较早开展了胰腺癌早期诊断研究,探索出合理手术治疗规律。省内将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及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大大降低了肠外营养所致并发症,提高了肠道粘膜免疫屏障功能,降低了胰周感染发生率。较早开展了保留脾脏的胰体尾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在国内进行了恶性梗阻性黄疸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一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的临床研究。开展合理的胃癌扩大根治术,现已开展保留脾脏的近端胃切除术,胃癌的扩大根治手术,全胃切除术后新型空肠代胃术,结合术前新辅助化疗,术中腹腔灌洗,术中、术后肝动脉及门静脉插管区域给药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学科带头人刘明教授的带领下,建立了北方大肠癌蛋白质组学模型,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奠定了方法学基础。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提倡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理念,不单一强调手术治疗的重要性,而是与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影像科等科室相互协作,为患者制定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真正做到了对恶性肿瘤病人的规范化、系统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作为黑龙江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1983年在国内提出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并主张以此规律选择性进行直肠癌的扩大根治手术,使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1988年提出在根治基础上的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功能性扩大根治术,从而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进入了生存质量与生存期限并重的阶段,在保证生存率的前提下改善了患者术后的排尿及性功能。较早开展了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及结肠全系膜切除术(CME),在提高手术根治性的同时,注重术后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省内开展了保留乳房的乳癌根治术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研究,使上肢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下降。作为黑龙江省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单位,于1999年在黑龙江省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促进了此项技术在省内的推广与普及。
2.器官移植:
成功开展了东北三省同种异体带十二指肠胰腺移植术、东北三省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背驮式和减体积肝移植术、亲属活体供脾移植术及带血管蒂的甲状旁腺移植术。哈医大四院完成的经典原位非转流同种异体肝移植填补了黑龙江省空白。通过器官移植的成功开展,探索了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免疫耐受的建立、排斥反应的早期检测等有效的方法。
3.微创外科:
作为黑龙江省腹腔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将微创理念与微创技术应用于普外科手术,在微创外科领域优势突出。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成功开展,提高了黑龙江省在微创外科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标志着所在单位腹腔镜技术国内有影响, 完成的手助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在国内有影响。目前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普外科所有领域,很多术式在东三省有影响。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0余例的基础上,还相继开展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全结肠切除术、腹腔镜肝囊肿、肾囊肿开窗术、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腹腔镜脏器联合手术、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培训省、地、市各级医院的进修学员200余名,多次协助并指导其他科室开展腹腔镜手术,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腹腔镜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和手术演示,积极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微创外科医疗和科研领域齐头并进,医疗、科研向系统化、纵深发展,发表大量国家级有关微创外科领域的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