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升高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形成的诊断。
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升高可能提示身体某部位血栓形成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较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有病理情况,建议患者尽快就医,进一步检查。
生理现象
D-二聚体升高可以见于口服避孕药、正常怀孕、手术后、创伤后等情况,这个时候的D-二聚体升高不是病理性的,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只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避免紧张焦虑情绪,加强运动,定期复查即可。
病理情况
D-二聚体升高也可能意味着此时身体处于病理状态,比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恶性肿瘤、肝病、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脑栓塞、组织坏死和感染、白血病、急性失血、糖尿病等情况,D-二聚体都可以升高,如果D-二聚体异常升高,要警惕血栓栓塞性疾病,及时就医。
D-二聚体升高是什么意思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的代谢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标记物,在溶解物质中,只有D-二聚体可体现血栓形成后的溶血栓特异性。
通俗地理解,可以认为D-二聚体是血栓的代谢产物,检测血液的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形成的诊断,D-二聚体可以诊断体内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及溶解纤维活动,它的正常值范围:<0.5mg/L。